宣德在位皇帝
编辑明宣宗在战略上受司马迁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的思想影响,主动放弃了南方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北方开平卫等诸多地缘政治上作为反攻基地的战略要地,由于交趾相邻西南中南半岛诸土司,放弃交趾形成的影响对于诸宣慰司心中中央政府的威信打击重大,而放弃开平卫则北方门户大开,失去从蒙古草原西部进入东北的通道,从北京到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控制线路只剩由山海关控制的从北京通往东北的要冲——辽西走廊,没有恢复北方诸卫以及没有坚持下西洋。只要扼守河套地区、内蒙古草原在汉朝、清朝用十几万甚至几万人就能建立起来防线和反攻基地。在宣宗时出于德不在险离内地越近越省钱的思路下,退守燕山,反而是把兵力分配到边内长城的上千个城堡,几千个墩台,明朝防线内缩的结果是瓦剌可以通过弃所旧地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明军驻军任何一个城堡、墩台,明军兵马反而分散各方无法互相支援组织战略反攻,不仅如此北方诸卫地区还有灌溉之利,从两汉时期汉朝就是丰沃的云中五原郡到清朝雍正年间也是每年上市的商品粮达到数百万石,哪怕是在干旱的1870年代也能保证丰收的富饶地区,屯田养马两者兼顾都可以。宣宗这样做短期内确实可以收到军费下降的效果但也直接导致以后的明朝为了西南缅甸宣慰司之乱、东北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之乱、北方对瓦刺鞑靼的长城守卫、南方中日海盗集团对江南富裕地方的生产破坏而不断增加军饷,江南富庶地的税收不上来,只能去西北贫瘠之地压榨人民,直接逼反了农民军,给明王朝来了致命一击。五线作战逐渐耗死了明朝。但他向北狩猎巡边亲自追击蒙古的活动对当时起到积极作用。
宣德年号纪年
编辑宣德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
公元
| 1426年
| 1427年
| 1428年
| 1429年
| 1430年
| 1431年
| 1432年
| 1433年
| 1434年
| 1435年
|
宣德明朝皇帝年号统计
编辑名 | 在世时间 | 年号 | 在位时间 |
---|---|---|---|
朱元璋 | 1328年-1398年 | 洪武 | 1368年-1398年 |
朱允炆 | 1377年-1402年 | 建文 | 1398年-1402年 |
朱棣 | 1360年-1424年 | 永乐 | 1402年-1424年 |
朱高炽 | 1378年-1425年 | 洪熙 | 1424年-1425年 |
朱瞻基 | 1398年-1435年 | 宣德 | 1425年-1435年 |
朱祁镇 | 1427年-1464年 | 正统 | 1435年-1449年 |
朱祁钰 | 1428年-1457年 | 景泰 | 1449年-1457年 |
朱祁镇(复辟)
| 1427年-1464年 | 天顺 | 1457年-1464年 |
朱见深 | 1447年-1487年 | 成化 | 1464年-1487年 |
朱祐樘 | 1470年-1505年 | 弘治 | 1487年-1505年 |
朱厚照 | 1491年-1521年 | 正德 | 1505年-1521年 |
朱厚熜 | 1507年-1566年 | 嘉靖 | 1521年-1566年 |
朱载垕 | 1537年-1572年 | 隆庆 | 1566年-1572年 |
朱翊钧 | 1563年-1620年 | 万历 | 1572年-1620年 |
朱常洛 | 1582年-1620年 | 泰昌 | 1620年 |
朱由校 | 1605年-1627年 | 天启 | 1620年-1627年 |
朱由检 | 1609年-1644年 | 崇祯 | 1627年-1644年 |
朱由崧 | 1607年-1646年 | 弘光 | 1644年-1645年 |
朱聿键 | 1602年-1646年 | 隆武 | 1645年-1646年 |
朱聿鐭 | 1605年-1647年 | 绍武 | 1646年 |
朱由榔 | 1623年-1662年 | 永历 | 1646年-1662年 |
词条标签: